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在线,啊轻点灬太粗嗯太深了快三李总,2023国产区精华品,国产真实偷人视频

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
新聞動態
您現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 新聞動態 > 公司新聞
食醋行業深度報告:快速成長,亟待整合
2022-09-07

1、 食醋:競爭格局分散,正值快速成長


僅供飽腹的一日三餐已不能滿足國人對食物的訴求,豐富的營養與多樣的風味受到消費 者日益重視,消費習慣的改變為調味品企業營造出廣闊的行業空間。從廣義上講,調味品包 括咸味劑、酸味劑、甜味劑、鮮味劑和辛香劑等,像食鹽、醬油、食醋、味精、糖、雞精、 料酒等都屬此類。作為日常飲食一部分的調味品,消費頻次較低,價格平價,因而受經濟波 動較小,剛需屬性明顯。


不同調味品發展階段不一,其中食醋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。食醋作為中國傳統的調味品, 滲透程度不及醬油,由于口味懸殊導致四大名醋割據,在各自根據地呈主流消費,尚未出現 全國化企業,目前食醋行業已經步入發展的快車道,隨著食醋產品定位的豐富,自身結構的 升級,食醋行業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。



不僅僅是中國,世界各地都有食用食醋的習慣,但不同地區生產的醋各具特色。在美國, 食醋主要是由麥芽釀造的,具有濃郁的檸檬味,常用作腌制蔬菜;在意大利,盛行由高粱發 酵釀造的黑醋,質地粘稠而醇厚、味道酸中帶甜;在日本,食醋是由梅子釀成的。食醋在各 國釀造方式和風味雖各不同相同,但其保健作用受到了廣泛認可,因其富含氨基酸、乳酸和 多種有機酸,具備幫助消化、降低血壓血脂的功效。



1.1 行業增速:醋意正濃,快速成長


食醋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。根據調味品協會的統計,我國調味品百強企業食醋銷售 收入由 2010年的27.6億元增長為 2018年的63.1億元, 2010-2018年間CAGR達到11%。 伴隨食醋功能細分和健康化趨勢加強,未來食醋行業將保持較快增長。



量增多于價增,過去十年餐飲復蘇帶動食醋消費量快速增長,但食醋品類功能細分尚處 初期,高端食醋貢獻有限,價格抬升作用尚不明顯。


從量的角度來看,百強企業食醋產品銷售量從 2011 年 96.5 萬噸擴大至 2018 年 164.9 萬噸,CAGR 約為 8%。未來隨著餐飲行業快速發展,以及市場份額不斷向龍頭集中,預計 十年將維持 5%增速。


從價的角度看,百強企業食醋銷售均價已經從 2011 年的平均 3238 元/噸上漲到 2018 年平均 3845 元/噸,CAGR 約為 2%。伴隨消費升級,我國食醋行業的產品結構將持續優化, 產品單價保持穩步上升,噸價有望持續提升,預計未來十年價格仍有 2%左右的增長。



1.2 行業格局:諸侯割據,日漸集中


長久以來,食醋行業是整個調味品市場中變化最小、結構最為穩定的市場,長江以南, 江蘇恒順醋業一枝獨秀,長江以北山西陳醋分庭抗禮,這一格局可追溯至百年以前。但由于 近十年來食醋市場快速發展,吸引其他調味品板塊龍頭企業,紛紛布局食醋產能,撬動食醋 行業過去百年的競爭格局。


食醋行業具有較強的區域分布性,品牌集中度較低。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統計,2018 年我國百強企業中,食醋產量在 1 萬噸以下的有 7 家,占比 20%;總產量在 1-5 萬噸的企業 有 22 家,占比 61%;產量在 5-10 萬噸的企業有 3 家,占比 8%;產量在 10 萬噸以上的食 醋企業有 4 家,占比 11%,行業產量結構分散。根據調味品協會數據,2018 年中國食醋產 量接近 500 萬噸,前五大企業分別為恒順醋業、山西水塔、紫林醋業、海天味業和四川保寧,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及草根調研數據,前五大企業分別占據 6.4%/4.0%4.0%/2.6%/1.9%的市 場份額,CR5 為 18.9%,其中恒順醋業市占率為 6.4%,位列行業第一。



長江以南以恒順醋業為典型代表,尤其在華東地區最為強勢,長江以北以山西老陳醋市 場份額較高,以紫林醋業為代表。以恒順醋業和紫林醋業公開數據進行對比,恒順醋業華東 地區占比最大,貢獻營收半壁江山,華中地區次之,貢獻 17%收入體量,西部、華北地區相 對弱勢;紫林醋業則以華中、華北兩大核心區域分別占比 35%、32%,華東地區人均可支配 收入高,消費體量大,貢獻 19%收入。



與調味品其它子板塊相比,食醋領域龍頭優勢不明顯,行業面臨整合契機。調味品其它 子板塊因其各自產品屬性不同,龍頭企業市占率各有高低,但總體而言遠高于食醋行業。雞 精雞粉行業比較成熟,龍頭太太樂、美極等五家企業市占率達 85%;蠔油行業海天一騎絕塵, 市占率 47%左右,與李錦記、中炬、欣和、味事達合計市場份額約 60%;醬油行業海天、 中炬、加加等五家企業市占率約 30%;榨菜行業中涪陵榨菜一家獨大,CR5 約為 39%。相 較而言,食醋行業集中度處于較低水平,未來隨著龍頭企業規模優勢突顯和向外擴張,市場 份額將持續會向龍頭企業集中。



食醋行業是典型的“大市場、小企業”,尚無全國性食醋品牌,食醋行業內主要有家庭 式小作坊企業、區域性龍頭、業界外企業三類公司,其發展狀況如下:


家庭式小作坊企業逐步退出。隨國家食品安全要求嚴格,環保工作的加強,食品安全、 資金、技術等行業門檻逐步提高,家庭式小作坊企業生存空間受到擠壓,不少小企業被依法 關閉、取締,低標準、低成本的小作坊越來越少。


各區域性龍頭割據地方市場。食醋區域間口味差異明顯,四大名醋在各自區域呈主流消 費,不同地區間存在口味、品牌壁壘,其中恒順鎮江香醋與山西紫林、水塔市場規模較為領 先,區域龍頭在鞏固大本營的同時,也開啟異地擴張步伐,搶占其他區域市場份額。


業界外玩家介入加劇競爭。2017 年,海天味業發布公告收購丹和醋業 70%股權,進軍 香醋發源地鎮江;2018 年,李錦記宣布進入食醋領域,推出 12 個規格的醋單品,以“零添 加”概念為切入口爭奪中高端消費群體;2019 年,千禾味業發布公告收購恒康醬醋 100%股 權,成為海天之后又一進駐鎮江的調味品企業。從公司整體渠道、品牌和管理經驗來看,海 天、李錦記等企業實力雄厚,食醋行業整合將會進一步加快。


2 食醋未來的空間有多大?


根據我們的測算,按餐飲消費比例法計算,十年后食醋行業收入規模可達到 453 億元; 按對標國外法計算,十年后食醋行業收入規模可達到 548 億元。


按照中國調味品協會數據,2018 年我國食醋銷量約為 500 萬噸,調味品百強企業食醋 銷售噸單價為 3845 元/噸,假設百強企業食醋銷售噸單價近似于行業噸單價,可計算出 2018 年行業銷售規模約為 192 億元。與測算數據相比較,未來十年食醋行業提升空間巨大。


測算方式一:餐飲消費比例法


2018 年,我國食醋行業銷售規模約為 192 億元,調味品及發酵制品行業收入為 3427 億元,餐飲行業收入規模為 42715 億元,食醋行業占調味品行業收入比重為 5.60%,占餐飲 行業收入比重為 0.45%。餐飲行業 2010-2019 年 CAGR 達到 11%,預計下一個十年餐飲行業仍保持 8%增長,食醋規模占比給與最保守估計仍維持在 0.45%左右,則可計算出食醋行 業 2029 年行業收入約為 453 億元。



測算方式二:國外對標法


2018年我國人均食醋消費量為 3.6公斤,若2029年達到與中國飲食文化類似的日本 7.9 公斤,根據國家衛計委估算,我國 2029 年人口將達到 14.5 億人,計算得出十年后我國食醋 消費量約為 1146 萬噸。根據調味品協會數據,2018 年我國食醋噸單價為 3845 元/噸,日本 龍頭味滋康、德國食醋龍頭冠利食醋噸單價在 20000 元/噸以上,我國食醋行業噸單價提升 空間較大,根據調味品協會統計數據,百強企業食醋噸單價 2011-2018 年年復合增速為 2%, 預計未來十年我國食醋噸單價年復合增速仍為 2%,則 2020 年我國食醋行業收入規模將達 到 548 億元。



食醋作為基礎調味品,行業收入規模的不斷擴大,主要由兩方面因素驅動:從量方面來 看:1)餐飲業務的發展,2)消費習慣健康化;從價方面來看:1)品牌意識樹立,2)產品 結構高端化。


量的驅動因素之一:餐飲行業蓬勃發展


近年來由于我國城鎮化率的提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,餐飲行業發展迅速,作為調 味品發展的核心驅動力,餐飲業表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,2010-2019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11%。未來外出就餐的人數進一步提升,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升高,未來十年餐飲行業 將繼續維持高景氣度,帶動調味品行業的蓬勃發展。



調味品協會數據顯示,2018 年中國食醋消費量為 500 萬噸,中國人口數量為 13.9 億, 由此計算可得中國食醋每年的人均消費量 3.6 公斤,而美國年人均消費量為 6.5 公斤,同屬 亞洲飲食文化地帶的日本每年的人均消費量達到了 7.9 公斤。日本和美國的現代化速度都早 于我國,消費升級比國內領先,對標日本和美國,保守估計我國的食醋年人均消費量至少有 一倍增長空間。



量的驅動因素之二:消費習慣健康化


日本政府實施健康促進計劃,推動國民少吃鹽、多吃醋,食醋消費量快速提升。日本食 醋的消費,根據不同地區也有很大的差異,北海道地區食用海鮮較多,食鹽攝取量居高不下, 食醋消費量偏低,當地居民中患動脈硬化、腦血栓患者發病率高。日本厚生省在 1985 年發 布《飲食健康指南》,號召日本居民每日食鹽攝取量不超過 10g,北海道地區、東北地區居民每日食鹽攝取量在 12g 以上,在食鹽攝取量降低 17%的同時,食醋消費量大幅提升。1985 年以前,日本食醋消費量遠低于美國,人均食醋攝取量僅為美國一半左右,經政府推動飲食 健康運動后,食醋消費量快速提升,2010 年已大幅超越美國,1982-2010 年間人均食醋消 費量 CAGR 達到 4%。



中國政府也在推行減鹽運動。高鹽飲食已成為我國高發慢性病的主要誘因之一,世界衛 生組織建議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于 5g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,中國居民人均 每日食鹽攝入量為 10.5g。根據最新版的《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》建議,居民每日食鹽攝 入量不多于 6g。《國民營養計劃(2017-2030 年)》提出,到 2030 年,實現全國人均每日食 鹽攝入量降低 20%的目標。食鹽攝入量降低后,消費者對于味覺滿足的需求仍未改變,這一 部分需求未來將更多的被食醋替代。



價格驅動因素之一:產品結構高端化


食醋產品內部升級迭代,產品結構持續優化。參考日本食醋的發展歷史,隨著日本居民 收入的增加,飲食習慣逐步多樣化、西方化,米醋、玄米醋、蘋果醋等高檔食醋的需求日益 增長,配制醋的需求量持續下滑。我國消費者因收入上升而具備更強消費力,健康、營養、 美味的高附加值調味品更多受到消費者認可,逐步帶動了食醋產品內部的升級迭代,橫行的 品類細分,整體產品結構呈現不斷升級的趨勢。


食醋企業順應消費者重視健康的趨勢,推出高端、健康的食醋產品系列,中高端食醋加 速擴張。食醋行業早期較為混亂,產品品質參差不齊,整體行業及產品價值受到局限,但伴 隨消費者喜好高端、健康屬性的產品,產品品質拉動整體行業升級。醋業推出高端產品系列, 以“零添加”、“年份醋”等標簽為亮點。恒順醋業推出三年陳釀、六年陳釀、十年陳釀多年 陳釀系列,帶動價格與檔次上升;紫林、水塔也推出手工陳醋系列;千禾以零添加為主打, 推出五年、六年、十年窖醋。



價格驅動因素之二:品牌意識覺醒,醋企提價周期順暢


醋企在消費升級趨勢下,品牌價值不斷拔高。調味品作為消費者日常需求商品,采購頻 次不高、剛需屬性強,消費者對于價格提升更敏感度較低。在食醋行業整體升級過程中,消 費者品牌意識覺醒,具備品牌辨識度的行業龍頭更為獲利。2019 年中國品牌力指數食醋行 業前三位分別是海天、恒順、水塔。



醋企在樹立品牌的同時,定價權也不斷提升,由于成本推動及消費升級驅動,食醋企業 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,轉移成本壓力。醋企主要原材料包括糯米、瓦楞紙、玻璃瓶等,2016 年以來,瓦楞紙、玻璃價格持續走高,醋企也對產品價格做出上調,緩解成本壓力。以恒順 醋業為例,公司形成三年左右的提價周期,2016 年恒順上調經典醋系列 19 個產品單價,平 均提價幅度在 9%左右,2019 年 1 月上調香醋、陳醋等 5 個系列產品價格,不同產品出廠價 提升幅度從 6%-15%不等,在醋類龍頭引領提價下,行業價格體系整體抬升。



3 食醋未來的發展趨勢


3.1 功能化:細分品類不斷出現


食醋的使用場景不斷細分,食醋品類增加,但與醬油品類相比細分程度較低。傳統的食 醋產品同質化程度高,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多樣的烹飪需求。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,食醋衍 生出餃子醋、涼拌醋、壽司醋等品類,一些保健功能的食醋單品也層出不窮,細分功能不斷 豐富。但與醬油品類相比,產品細分成熟度仍處于較低水平,未來伴隨消費者口味的差異化 以及消費升級強化,食醋的細分趨勢會更加明顯,家庭保有量會進一步提升。目前,各個食 醋企業都有推出各種類型的食醋產品,且普遍采用小瓶裝,每瓶容量在 150ml 至 200ml 之 間,零售價則比普通裝的產品高出很多。



與日本相比較,目前我國食醋細分程度偏低,多樣性不夠。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已形成 齊全的食醋品類矩陣,出現蕎麥醋、柚子醋、蜂蜜醋、五谷醋、麥芽醋等細分調味醋,品類 更為豐富齊全,使用場景多樣,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。我國食醋品類多元化程度遠不 及日本,預計未來將出現更多細分功能的食醋單品,形成全品類全系列食醋產品。


3.2 健康化:注重天然營養,零添加、有機產品受推崇


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要求提高,對調味品的選擇也在發生變化,消費者對有益健康、 安全、營養的調味品關注度日益提高,食醋企業推出無添加、有機概念系列單品,推動食醋 產品附加值提升。



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為產品升級奠定基礎。我國 2011 年全國 GDP 保持穩定增速,一直 保持在 6%以上;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帶來消費者購買能力的提升,品質更高、用料更 好、價格更高的產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。



消費者在購買調味品時,日益關注品牌因素,對健康營養的調味品更為偏好。由于人們 對飲食要求的提高,消費者對食品品質愈發敏感,在選擇調味品時注重調味品品牌。根據《信 息時報》的調研顯示,50%的消費者將品牌列為購買調味品的首要考慮因素,認為品牌是產 品質量的保障,產品味道和配方也會更優。



3.3 高端化:配置醋大幅減少,高端系列增速快


我國消費者由溫飽型飲食向健康型飲食邁進,消費心理日臻成熟,對產品的健康性、天 然性、營養性等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低品質的“配制醋”配方難以滿足市場長期需求。 長期以來,食醋企業魚龍混雜,小作坊式企業占整體行業比重七成以上,導致產品品質良莠 不齊,衛生問題無法保障。伴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,健康、安全成為消費者日益重視的 品質需求,有品牌保障的健康產品逐漸受到消費者青睞。


為了保障質量,調味品的包裝會采用更加方便和健康的包裝,塑料制品由于老百姓的擔 憂,部分高端產品會向玻璃瓶方向發展。從包裝形式上來看,食醋產品包裝形式包括桶裝、 壺裝、瓶裝、袋裝、禮盒裝等;并且包裝的整體畫面形象和材質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升級改 造。就整個食醋行業,從銷量上來看,袋裝產品銷售占比持續走低,壺裝、桶裝產品增長明 顯;禮盒裝和保健醋增長快,但目前市場份額較低。



恒順醋業高端食醋增速明顯高于香醋整體品類,產品高端化趨勢延續。以恒順醋業為例, 公司高端食醋產品增速遠遠領先于黑醋大類產品,2017 年普通食醋與高端醋增速分別為 5%/23%,2018 年普通食醋與高端醋增速分別為 10%/16%。隨著未來消費升級趨勢,食醋 行業高端產品比重將持續提升,產品結構將會進一步優化。



4 食醋企業如何破局?


目前我國食醋市場仍是區域品牌割據的態勢,全國性的強勢品牌非常少,食醋行業整體 的全國化水平并不高,各醋企仍分散于全國各區域,華北以山西陳醋為主,華東以鎮江香醋 為主,西南以四川保寧醋為主,華東以福建永春為主。



我們分析了國外食醋龍頭以及海天的成功經驗,總結出食醋企業如何打破目前地方品牌 各自為政的局面:1)渠道建設是根本;2)品類擴張推動業績持續增長;3)異地拓張實現 全國化。


4.1 行業破局之道:渠道建設


調味品寬渠道特征,渠道能力成為了醋企競爭的重要指標。食醋是調味品行業的一種, 剛需屬性強,消費者復購頻次高,渠道在本質上具備寬渠道的消費特征,使得醋企的渠道管控較為復雜,渠道能力成為了醋企競爭的重要指標。醋企如果能夠覆蓋更全面、更廣泛的終 端消費者,不斷提升渠道覆蓋率和覆蓋質量,就能在全國化進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。食醋企 業應當首先以優勢產品打開市場,配合全面渠道布局,擴大品牌知名度,不斷提升市場份額, 有序推進公司的全國化進程。



餐飲渠道是醋企全國化進程重要突破點。餐飲渠道調味品消費量占據整體調味品消費量 六成左右,并且餐飲渠道使用主體為廚師,渠道黏性大,使用習慣培養成熟后不易更換。由 于烹飪習慣的差異,外出就餐時調味品消耗量明顯高于家庭烹飪,約為家庭烹飪的 1.6 倍。 另外伴隨外出就餐頻次的提升和單價的增加,居民飲食服務消費支出逐年攀升。



新興消費渠道層出不窮,外賣產業興起進一步推動了餐飲行業的發展,家庭端烹飪比重 進一步降低。外賣作為外出就餐、在家烹飪之外的第三種就餐選擇,因其豐富的品類和價格 帶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推崇。2017 年外賣服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2091 億元,占整體餐飲行業 5%左右,預計 2022 年外賣市場規模將達到 4770 億元。



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,食品行業將在電商取得長足進展,電商渠道將貢獻重要的業績增 量。產品電商化已經進入深水區,不少 80、90 后的消費人群逐步在線上購買調味品,阿里 巴巴零售通、京東新通路、百世店加、中商惠民惠配通、美菜網等為代表的新型 2B 電商渠 道不斷涌現。近幾年生鮮消費需求上升,國家對電商政策的指引,阿里與騰訊紛紛布局食品 生鮮行業,食品生鮮與餐飲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。同時隨著各電商品牌忠誠度的建立, 老用戶的消費頻次比新用戶大,用戶不斷沉淀,消費頻次有上升趨勢。


食醋企業可通過品牌推廣、產品展示、網絡專供產品等方式,打造互聯網的營銷爆款, 推動品牌在網絡渠道的拓展,連接新興消費者用戶,拓展消費者覆蓋范圍,提升產品和品牌 價值感。



4.2 行業破局之道:品類擴張


主流觀點認為,食醋行業因口味差異較大,未能出現全國化企業,區域龍頭占據當地主 流市場,對標日本來看,日本食醋也存在口味、原料諸多差異,但發展出了食醋龍頭味滋康 這樣全國性龍頭企業。


味滋康案例:以食醋起家的調味品龍頭企業


味滋康以單一食醋品類起家,不斷開發新品,延伸至魚露、高湯、調味醬、納豆等領域, 后以外延并購方式進軍美國和歐洲市場,針對當地消費者口味推出番茄醬、黑醋等產品系列, 形成了全品類調味品矩陣。味滋康憑借優異的產品品質以及強大的渠道能力,成為了國際化 調味品龍頭,由單一調味品發展為調味品平臺型企業。


聚焦食醋單品搶占市場份額:公司在這個階段主要聚焦于一種調味品單品,不斷提 升產量,以食醋單品為核心打開市場,樹立公司在食醋領域的龍頭地位。1964 年 以前,味滋康主要聚焦于食醋產品,不斷提升產品質量,優化口感以獲得消費者認 可以實現快速增長。


品類擴張擴大銷售規模:通過多元化產品品類方式,充分利用現有渠道資源,實現 內生式增長。在這一時期,味滋康提出“超越醋戰略”,實現非醋產品占比超過 50%, 陸續推出醬油、湯料、魚露、調味醬等多種產品,新興領域足夠的行業空間打開了 公司成長天花板,公司憑借卓越的品牌力和產品品質進一步發展



外延并購進軍海外市場:公司通過對外投資并購方式,獲得當地知名品牌,借助現 有渠道資源迅速切入海外市場。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,味滋康便開啟了積極海外 擴張的步伐,1981 年公司收購 American Industry 公司,生產白醋、葡萄酒醋,約 占美國食醋行業市場份額 8%,味滋康食醋正式進入北美市場。隨后,公司又在美 國、英國收購胡椒品牌和泡菜品牌,公司產品品類進一步多元化。



品類擴張的關鍵:


新品研發:目前消費升級背景下,消費者的偏好有所改變,美味健康的產品更加受 消費者喜愛。公司應密切關注消費者需求變遷,加大產品開發力度,優化現有產品, 不斷改進老產品工藝和配方,推出適應需求的新品,要求公司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, 對消費者喜好進行精準定位。


制造大單品:集中力量培育大單品,快速擴大生產,通過規模效應壓縮成本,并提 高復制速度,通過大單品策略,引領新興細分市場,實現銷售額的新增長。


4.3 行業破局之道:異地擴張


不僅僅在食醋領域,在調味醬、復合調料等領域都存在著口味懸殊難以統一的問題,較 為成功的案例是海天將醬油從華南推廣向全國的醬油。調味品企業在省內市場達到一定飽和 度后,都必然面臨如何向省外市場擴張的問題,將產品銷往全國的必要條件是建立一個全國 化的品牌,配合渠道資源,實現異地擴張。


海天案例:醬油全國化之路


在調味品行業整體景氣度上行時期,海天味業憑借卓越的產品品質、品牌以及強大的渠 道,通過多年口碑積累和品牌傳播,實現醬油的全國化之路。


海天確立品牌化發展戰略,不斷強化品牌宣傳。海天是目前為止成功將粵式醬油推 廣至全國的調味品企業,其成功的核心要素是,占領消費者心智,整合渠道資源, 推拉結合,走向全國市場。海天在央視、地方衛視大筆投放廣告,2009 年廣告費 用約為 1.1 億元,至 2019 年達到 4.7 億元,年均復合增速達到 16%。同時海天省 外市場銷售收入占比也不斷提高,大本營南部大區市場收入占比由 2009 年 28.2% 下降至 2019 年 20.1%,省外收入占比份額擴大。



在傳統媒體年代,與央視及地方衛視合作,塑造海天安全、健康、值得信賴的品牌 形象。從 2001 年開始,海天便在央視投放廣告,利用《新聞聯播》、《焦點訪談》、 《天氣預報》等高收視率節目,不僅讓城市消費者認可海天,也走進農村的千家萬 戶。配合海天針對農村市場的長遠規劃,海天逐步實行由縣至鄉渠道下沉,逐步覆 蓋農村空白縣份。


異地擴張的關鍵:擴大品牌影響力、高端系列先行


擴大品牌影響力:醋企應該加強品牌宣傳和廣告投入,加強品牌傳播力度,提升醋 企在外地消費市場的影響力,積攢品牌優勢,卓越的品牌力是醋企在異地擴張中的 重要環節,持續不斷投入市場,以實現份額快速擴張。公司應該針對消費升級趨勢, 清晰精準地樹立高端品牌形象,與互聯網平臺合作,加大品牌和產品宣傳推廣力度。


高端系列先行:醋企在異地擴張過程中,難免會遇到外地市場的當地品牌,當地品 牌通常規模有限,產品多集中于中低價格帶。若醋企仍選擇以中低產品競爭,由于 當地品牌在消費者群體中普遍認知度較高,醋企不具備優勢。應選擇以高端產品系 列出擊,錯位競爭,避免與當地品牌正面交鋒,同時也建立起品牌形象。
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富顺县| 潮安县| 曲沃县| 鞍山市| 德格县| 宜兰县| 日照市| 扎兰屯市| 池州市| 修文县| 临夏县| 永年县| 分宜县| 泰顺县| 辽阳县| 隆化县| 页游| 玉龙| 玉屏| 沧州市| 楚雄市| 芦山县| 昌乐县| 江都市| 靖州| 昂仁县| 潮州市| 牙克石市| 鹤庆县| 嘉祥县| 阿鲁科尔沁旗| 松原市| 宜兰市| 三门峡市| 武平县| 婺源县| 时尚| 德化县| 棋牌| 鄄城县| 苗栗市|